欧洲找工作指南之决策复盘:我为什么选择来德国?

Yvonne

Yvonne

· 3 min read
find jobs

关于本专栏:

实用干货+真实案例,拒绝空洞理论。
从签证,找工作简历面试到职场成长和欧洲生活,从迷茫到蜕变的全程经验分享。

分享我在海外踩过的各种坑,帮你少走弯路,用最短时间和最少的成本来欧洲工作和生活。

专栏链接:

欧洲找工作保姆级指南

正文:

真正的静下心来思考当初的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为将近十年前,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好像反而很轻松,要说真的有什么了不起的一定要来德国的理由吗?也没有。但却有一股力量在各种理由之外推动着我,让我没有在繁琐的准备阶段就轻易的放弃。

文章的最后我会给大家总结当初理性的我的思路。但现在我更想带大家看看,当年那个感性的我的心路历程。

十几年前,我刚刚从伦敦毕业回到国内。

当时国内找工作的环境还不算太差,虽然也经历了无数的刷题和群面,但也顺利进入了一个行业第一的大厂,在国际产品部从小白做起。那时候的海归由于英语好,还是有一定的红利,会稍稍受到领导的器重。当然,国际部门里美国欧洲英国的海归一抓一大把,倒也不算新鲜。

一开始的工作学习曲线非常陡峭,不光是业务上来说,更多的是改正学生思维比我想象的要难。我自诩已经是非常懂得察言观色的人了,但很多时候还是判断不清形势,有时候甚至因为搞不清汇报时领导到底想听什么内容而被骂。好在周围的同事人都很好,所以工作总的来说累并快乐着。

之后由于部门重组我去做了市场营销,算是机遇和挑战并存。机遇是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小组,而我属于1号员工,虽然没有够格做经理但是依然很被器重。挑战是其实从产品到市场,实话说是从较核心的业务到了非核心业务,从一个赚钱的部门到了一个花钱的部门。而每个营销人可能都听过领导的这个要求:一开始0预算,做好了再给资源。

于是我开始了独当一面的职场之路,被迫承担起跨部门沟通,国际合作洽谈,KOL组织协调等原本不应该我这样的职场新人承担的职责。也是这一年,我牵头做了和银行跨界合作的项目,得到了年度优秀员工的称号和奖杯。

第二年,随着部门越来越大,之后每天做的事情反而变得很乏味。那时候每天需要上班的时间也不算很长,大概9点到晚上6-7点这样。而我每天要不停思考如何摸鱼才能混过这几个小时。那时候我开始写公众号,每天都能出一篇原创文章的速度。

现在回想一下,似乎我的每一次出逃,都不是因为太忙,而是因为太无聊。

于是,我开始思考,人生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。

因为身边有朋友已经在海外各个不同的国家毕业工作了,我开始和他们交流,看看他们是否满意自己的人生。我自己当初从英国毕业也不是没有想过留在英国工作,但我们那一届正好英国取消了给留学生的2年找工作签证,我又没有优秀到毕业前就能找到工作,所以当然是麻溜的回国了。

不过那时候已经早就听说过,中国人在英国找工作的难度。当时的学长学姐告诉我们,哪怕是剑桥牛津的毕业生也不是那么容易找的。由于要和母语者竞争,群面基本上就过不了,更别说其他的部分了。当时听过的讲座也告诉我们,中国人想留在伦敦,只有做会计会相对简单一点。

而且伦敦的签证需要最低工资保障,很多愿意招中国人的小公司不会提供过线的工资,也等于变相的拒绝了。

以上就是我搜集资料之前的各方面的现状和认知,然后我和朋友交流之后,下面给大家列一下当初德国这个国家进入我的考量的几个因素:

主观意愿:

  • 我想改变现状 想去和现在非常不同的地方
  • 我想出国看看 不单是以学生或者游客的身份 而是以(起码一段时间的)居民的身份
  • 我想体验国际化的工作氛围
  • 之前英国去哪里玩都要办签证,想去一个不用频繁办签证的地方


信息收集:

  • 听说德国年假很多 25-30天
  • 德国工作氛围好,同事老板会非常尊重你
  • 工作时间不长
  • 绿化好,空气清新
  • 用英语找工作不难(非常错误的一条——)
  • 工资和物价的性价比很高
  • 景色漂亮,小地方也还算安全
  • 有找工作签证

上面这些都是对我来说比较看重的点,德国的特点当然不止这些,而这些,我以后会给大家分析,十年后的我如何看待这几条当初把我吸引到异国他乡的点。这里面有不实的信息,也有当时适用现在不适用的信息。

而我下定决定还有两个比较理性的前提:

  1. 我认真评估了如果过去找不到工作,而我又把现在的工作辞了这件事我是否能接受。答案是是的。
  2. 我开始申请签证的时候没有辞职也几乎没有告知亲人朋友,给自己留足了后路。


到现在我也认为这两点对于辞职和移民的决策来说非常重要,总的来说我非常不建议不留后路式的移民,因为无论你的想象力多好,信息搜集能力多厉害,你也不可能提前做好所有的准备,很多事情你真的来了会发现非常不一样。

这也是我想写这个专栏的初衷,我想给大家一个一手信息的渠道,而不是从别有用心的中介那里听到美化后的信息。

当然,如果你选择通过自己找工作留在欧洲,恭喜你,至少这是一个路径比较明晰,花费比较少,也比较容易启动的选择。如果你没有找到工作,至少你用这几个月去欧洲玩了一趟,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英语。如果你找到了工作,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喜欢,相信这些经历也是你简历上非常亮眼的一条。如果你喜欢,当然,那是最好。也有可能你一开始喜欢之后不喜欢。

这都没有关系,只要你给自己的精神足够的试错空间,你就不会自欺欺人或者咬牙坚持。告诉自己,大不了当做一份美好的体验就好了。

以上就是我完整的真实的决策复盘。当然我的例子里是德国,对你来说可以换成法国英国美国,我之后也会给大家分享这些国家我身边的例子。我也非常建议你跟着我的步骤来,让理性为你搜集信息,感性为你提供真实的动力,这一圈思考做完,相信你就知道自己的心想往哪里去了。


专栏全部文章请点击链接阅读:欧洲找工作保姆级指南

Yvonne

About Yvonne

Copyright © 2025 Great Weekends -下周末:德国周末做什么. All rights reserved.
Made with by XYZ Studio· 关于我们· 联系我们